距开幕还有

探索生命、共创未来!昌平合成生物全产业链生态加速构建


日前,区委宣传部组织合成生物产业采风活动,邀请多家媒体记者共同走进未来科学城东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从专业媒体视角出发,破译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密码。
战略布局:政策先行,绘就产业蓝图
采风第一站走进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会客厅,一幅清晰的产业蓝图展现在眼前。昌平区立足“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目标,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及美丽经济、农业及食品、环保、能源、新材料“五大领域”,全产业链生态加速构建。目前,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以前沿生物技术为依托,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方向,有机串联起未来科学城西区“生命谷”、东区“能源谷”两大创新板块。

“我们出台了北京市首个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专项政策,”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医药健康产业处副处长郭玉东介绍,“政策涵盖研发、中试、产业化等10个方面、32条举措,旨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
会客厅内,中粮、微元合成等代表企业及全国30余家科研院所的百余件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农业食品、新材料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浓厚的创新氛围、齐全的要素配置,让这里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聚集发展态势,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加速集聚。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合成生物制造技术正在赋能各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来到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记者看到,2025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赫然在列。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可用于制备航空航天、汽车高铁所需的工程塑料。现在,相关研发团队攻破了生物法制备己二酸的技术难点,通过对生物合成通路进行最优设计,获得了高效生产己二酸前体的微生物菌株。不仅原材料可再生,生产过程也清洁高效,改变了传统石化法生产弊端,产物的理论得率达87%,较现有路径提高32%,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行方案。今年,该项目有望从3升的发酵罐搬进足有1吨容量的中试大罐,距实现产业化更近一步。

“我们围绕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产品、标准体系等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自主研发攻关解决技术源头的问题,利用过程强化和计算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放大难题,最终助力产品上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王斌表示。
作为昌平区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的共建平台,该中心布局了生物发酵中试、生物反应中试、分离及转化中试、分析测试四大支撑平台,以及生物制造产品创新、原料开发、催化剂设计三个分中心。中心充分整合校地资源,目前已有5个研发团队陆续入驻,围绕生物制造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进一项又一项核心技术攻关。
企业实践:精准育种改写“生命密码”
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活力,在代表性企业北京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身上得到生动体现。这家专注于基因编辑生物育种赛道的高新企业,主攻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研发、作物基因组编辑育种方法及种质创新,有力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我们开发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全球首款植物精准大片段插入技术,”齐禾生科首席商务官杨海泉介绍,“这些底层工具为昌平乃至全国合成生物制造提供了强大支撑。”

目前,齐禾生科已成功精准改良多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质性状。例如,其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显著提升了大豆油的油酸含量,并将传统育种周期从10-15年大幅缩短至2-3年。抗白粉病小麦等5个产品也已获得安全证书,推动我国植物基因组编辑及应用研究跻身世界前沿。
“昌平区提供了卓越的营商环境,”杨海泉特别提到,“从人才支持、融资协助到产业生态搭建,尤其是在对接上下游客户方面,区里给予了强力推动。”
生态构建:汇聚合力,加速转化
在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科研人员正利用高通量菌株构建筛选平台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该中心还建设有质谱检测技术应用平台、医用材料生物制造科创平台等公共平台,为生物医药、生物材料、临床诊断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提升实验通量、标准化程度、自动化程度等多方面水平,加速科研攻关。

作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该中心由昌发展股份联合世界500强企业丹纳赫集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打造,集创新孵化、技术服务、产品转化、学术交流功能于一体。
“这种跨界合作模式形成了独特优势,”北京昌发展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新秋表示,“多元资源互补构建了服务、技术与科研闭环,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并以全球化视野推动‘全球技术、中国转化’。”
眼下,合成生物制造已成为昌平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赛道之一。2024年,全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收入超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项目17个,投资超43亿元,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在昌平,合成生物制造的磁吸效应日益强劲,研发活力喷薄而出。围绕生物基新材料、胶原蛋白、生物育种、气体发酵等前沿方向,超过120家企业在此加速汇聚,更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平台和重磅人才加速引入,一股蓬勃的创新力量正在形成,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延伸,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正跃升为昌平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增长极。


联系我们

敬请及时与我们沟通联络,获取最新展会信息

  • 联系人

    高老师
  • 手机

    13641362952
  • 微信

    2426253060
  • 邮箱

    huhuiexpo@139.com
| 会展网 | 环保网 | 流体机械展 | 美博会 | 中国环博会 | 成都环博会 | 发酵展 | 五金展 | 工博会 | 纺织面料展 | 渔业展 | 礼品展 | 汽配展 | 上海纺织面料展 | 面料展 | veland | 烘焙展 | hvtt | 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 | 科隆五金展 | 上海五金展 | 健康展 | 美博会 | 中食展 | 北京门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