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开幕还有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 解锁原始创新药“破圈”之路的“昌平密码”


沿着京藏高速(G6)科创走廊一路向南

来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百济神州)

首款自主创新药——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

就是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

成为 “十亿美元”销售额的重磅炸弹药物


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作为全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前沿技术领域的集聚区和转化高地,汇聚了CGT重点研发企业和服务机构40余家,全新在研管线数量超过190条,其中超20家企业的先进治疗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近80条管线进入临床试验,其中已获注册临床批件数量近30个,一个个潜在创新药正蓄势待发,加速步入临床,尽早惠及病患,形成未来产业增量!2020年全区规上医药健康企业完成收入615.8亿元,2024年规上医药健康企业收入934.8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11%。

而这背后,隐藏的正是近年来加速布局“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生态圈,实现了产业固投过百亿、供应土地超千亩、产业收入破千亿,形成从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到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催生更多“从0到1”的突破、“1到10”的转化和“10到100”的产业化,解锁原始创新药“破圈”之路的“昌平密码”。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01

资本赋能

破解研发资金困局

创新药研发是需要耐心的长期行为,动辄需要进行十余年的“长跑”,具有“研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的特点。然而,资本市场对药企的评价方式往往更加聚焦在产品销售上。如何在商业化压力下仍然保持对科学的坚定,坚持用临床数据来证明哪些药是真正的好药,从而做出正确的开发决策,是所有创新药企业都会面临的难题。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奥布替尼

要解决这一难题,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撑,昌平区的积极作为成为破局的关键推手。昌平打造了“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北京市200亿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生命谷医药健康产业基金相继落地,联合31支市场化子基金总合作规模超217亿元。

今年7月,北京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炎明生物”)申报的“安全高效低复发炎症性肠病口服新药”(PTT-621)项目成功获批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标志着炎明生物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技术突破获得国家级认可。在炎明生物成立之初,作为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主平台的昌发展集团就通过直投基金和合作子资金参与了天使轮融资。


北京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昌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几年间,我们见证了科研成果的爆发和产品管线的高效推进,见证了真正的中国原始创新的应用转化过程,也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将一路陪伴它们的成长。”

目前,昌平科技产业基金已对在昌医药健康项目累计投资超100家次,总金额达30.2亿元,为企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实现了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生态覆盖,让企业敢为科技创新而“烧钱”。

02

临床助力

架起成果转化桥梁

临床试验是创新药从实验室走向患者的关键一跃,而昌平区正为这“一跃”搭建起坚实的“起跳台”。8月14日,神济昌华(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神济昌华)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靶向基因治疗药物SNUG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适应症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俗称“渐冻症”),有望覆盖更广泛的ALS患者群体,特别是为占患者总数90%、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散发型ALS患者提供潜在解决方案。2025年3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试验许可,标志着该药物进入中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开发阶段。



神济昌华(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临床试验绝非易事,但昌平高质量科技供给让难题“迎刃而解”。在了解到企业诉求后,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服务管家”作用,帮助企业顺利进入临床阶段。“昌平区相关部门帮我们协调对接了包括昌平实验室等机构在内的、对药品注册监管法规具有深厚经验的权威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专项指导,科学设计临床方案,探索出一条将IIT人体数据巧妙整合入注册临床方案的科学路径。”神济昌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加强跟踪服务的同时,昌平区也在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北京高博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聚焦实体肿瘤、血液肿瘤、脑科学等领域,通过提供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IIT等专业化服务,帮助企业无缝对接,企业的候选药物无需长途奔波,就能快速进入临床评估阶段。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京高博医院

从实验室里的分子结构到医院里的处方笺,昌平正以扎实的临床实力,让原始创新成果真正落地生根、造福民生。

03

孵化加速

构建全链转化生态

如何让科技创新成果“破土成苗”?优质的成果转化体系就是最好的“培养基”。围绕原始创新,昌平区打造了实验室共性平台、小试、中试、临床应用“一公里转化圈”,从孵化、研发到中试、转化无缝衔接,让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

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飞镖)的美天旎创新技术中心,北京易博维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使用流式细胞平台进行血液科复杂疾病的创新攻关。得益于飞镖的共享技术平台,企业实现了入驻即研发。“想要开展流式细胞研究,往往需要200万元以上的设备投入,这对于我们这样一家初创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易博维康首席执行官任若通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在飞镖实现了产品的初步认证,产品管线正在稳步推进。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是首批引领类标杆孵化器,目前已累计服务6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项目和企业,累计孵化服务高新技术企业21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企业融资总额超30亿元,获得知识产权300余项。

除了飞镖,昌平区还引入了新生巢、礼来等一批标杆孵化器,并围绕孵化、研发、中试、转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搭建生物医药共性技术服务平台59个,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打造“研发有平台、转化有路径”的创新生态,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


新生巢创新中心

04

园区承载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随着我区细胞与基因治疗重点管线陆续进入关键性注册临床阶段,及时供给产业空间载体,承接科研成果在昌转化落地,是支持先进治疗药品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和产业增量的重要保障。

今年6月,位于生命科学园三期的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建成竣工。产业园总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包含了16座产业组合空间,涵盖研发试验、中试生产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入驻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需求的空间布局。据北京昌发展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立峰介绍,园区拥有基金+基地+产服的服务优势,通过整合科技金融、产业服务的能力和资源,系统为入驻企业赋能,助力企业全周期成长。此外,生命谷(国际)生物工程创新中心和科兴来福城等先后建成竣备,已累计释放共计75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


未来科学城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

目前,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昌平区医药健康领域已聚集企业2854家,产业空间版图仍在不断扩大。而在刚刚闭幕的区委六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以京藏高速(G6)为主发展轴,向北延伸布局产业空间,加快建设以科教融合引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京藏高速(G6)科创走廊,重点推进沙河医药健康产业园、中关村昌平园西翼扩展区、国际医疗器械城等园区建设发展,着力打造全国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与强劲增长极。

原始创新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冒险

而是生态合力下的必然

昌平以“投资+临床+孵化+园区”

四位一体生态为基石

以“1+1+N”政策矩阵、

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十条”等

惠企政策支持体系为支撑

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

不断厚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态

形成愈发浓厚的

“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

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产业氛围

让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涌现

让更多创新药跨越国界

让医药健康产业

这一推动北京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动力更加澎湃

在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这条道路上

谱写出创新引领、惠泽民生的

生物医药“昌平篇章”


联系我们

敬请及时与我们沟通联络,获取最新展会信息

  • 联系人

    高老师
  • 手机

    13641362952
  • 微信

    2426253060
  • 邮箱

    huhuiexpo@139.com
| 会展网 | 环保网 | 流体机械展 | 美博会 | 中国环博会 | 成都环博会 | 发酵展 | 五金展 | 工博会 | 纺织面料展 | 渔业展 | 礼品展 | 汽配展 | 上海纺织面料展 | 面料展 | veland | 烘焙展 | hvtt | 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 | 科隆五金展 | 上海五金展 | 健康展 | 美博会 | 中食展 | 北京门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