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开幕还有

北京海关坚持“助产、惠企、利民”三维融合全力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承载着实现人民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海关聚焦生物医药和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以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024年,作为北京市创新发展“双发动机”之一,生物医药产业首次突破万亿级规模。

以“首善首创”激活创新动能

打造生物医药科创高地

在“中国药谷”——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充满科技感和现代感的厂房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全自动灌装线规律地嗡鸣。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劲,北京不仅打造了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研发创新中心,还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基地,形成了“北研发、南制造”的“一南一北”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运用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开展疾病研究、药物研发、临床治疗等各类应用的需要不断增长。特殊物品的通关效率直接影响产业创新速度。

北京海关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聚焦研发、实验、审批、检疫、生产、销售全链条,创新实施“智能审批”,将特殊物品出入境“受理—初审—复审”传统审批步骤纳入智能化管理,实现企业自助申请、系统全天候审核。“智能通关窗口”24小时作业,低风险特殊物品检疫审批时限由3个至5个工作日缩短至“秒级”。“我们向智利出口的18.2万剂三价流感疫苗,从接到采购需求到启运用时仅3个工作日。”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北京关区所有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企业,构建起覆盖疫苗、诊断试剂等超15万种产品的快速通道。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之一。“依靠快速通关促进降低运营成本”是企业的普遍诉求。北京海关以助力压缩进口自用设备和原料投入生产、研发时间,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为目标,首创进口医疗器械生产资料“两验一评”检验监管模式。该模式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符合性声明和用于生产医疗器械的证明材料,经过海关验证和合格评定后,原则上不再实施现场检验。通过探索实施“一区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差异化合格评定,北京海关将医疗器械检验时间由之前3天至5天压缩至“分钟级”,通关时效压缩90%,带动供应链竞争力显著提升。应用该模式,全球首台APEX量子平台医用摄影设备在通用电气(GE)医疗北京生产基地顺利下线。

以“京”益求精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拓展医药产业链布局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家依托空港口岸设立的综合保税区,目前已形成以跨境医药贸易为特色的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布局。

北京海关创新智慧卫生检疫模式,按照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思路,运用大数据实现产品货号、商品项号准确查询,将疫苗生产用标准品查验时长压缩至30分钟内,通过核销、查验和处置“一站式”检疫监管,检疫查验效率提升3倍以上。疫苗生产用标准品从提货入区、查验、放行到出区运往各地企业生产一线,全程仅需8小时,以海关之“智”创造了特殊物品通关冲刺跑的“最佳纪录”。

目前,天竺综保区高效保障包括九价HPV、带状疱疹等人用疫苗进口,其规模占全国同类商品的90%以上,推动北京地区成为全国人用疫苗进口重要聚集地。

随着“智关强国”行动深入推进,北京海关发挥天竺综保区与首都机场口岸区位优势和区港联动、分送集报等政策优势,推进“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集成保税、免证等便利化措施,关地协同深化“保税+医药”“保税+创新”理念,吸引默克、强生等国际医药巨头入区落户,形成以跨境医药贸易为特色的健康医疗服务全产业链布局。

强化政策创新引领、优化监管模式的同时,北京海关连续三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四优四提促五子”工程重点关注对象。该关联合北京市卫健委、发改委、医保局等部门制定《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弯道超车”提供“首都方案”。

以民呼关应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持续升腾民生温度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就诊患者情况复杂,所需药品种类繁多。目前,我国已登记罕见病病例约78万例,患者临床需求迫切。

针对罕见病药品储存条件要求严苛、通关时效要求高等特点,北京海关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罕见病和临床急需药械供应保 障机制,推动设立全国首个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运用“保税备货”模式实行嵌入式管理和全天候预约通关,将罕见病药品查验放行时间压缩至“分钟级”,进口罕见病药品通关效能提升70%,让患者能及时在黄金治疗期内得到救治。

以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品种“伏索利肽”为例,自先行区设立以来,该药品可以直接从保税仓快速送到医院,实现药品“保税备货、分次出区、临床应用”全流程操作。北京儿童医院是罕见病药品试点医疗机构,目前已为来自7个省份的19位患者开具处方。2024年累计用药量达1405支。

从“人等药”变“药等人”,在先行区相关政策支持下,罕见病药品实现了从机场口岸到港,再从天竺综保区出区、交付患者的“一站式”配送,为北京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罕见病药品临床使用提供保障。2024年,北京进口罕见病药品规模突破百亿元,连续4年实现增长。

随着默沙东、赛诺菲等8家知名外资药企集中落户,全国首个跨国药企生物制剂原料药项目落地,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迈进。北京海关将不断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坚持“助产、惠企、利民”三维融合,以全方位、立体化政策监管创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敬请及时与我们沟通联络,获取最新展会信息

  • 联系人

    高老师
  • 手机

    13641362952
  • 微信

    2426253060
  • 邮箱

    huhuiexpo@139.com
| 会展网 | 环保网 | 流体机械展 | 美博会 | 中国环博会 | 成都环博会 | 发酵展 | 五金展 | 工博会 | 纺织面料展 | 渔业展 | 礼品展 | 汽配展 | 上海纺织面料展 | 面料展 | veland | 烘焙展 | hvtt | 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 | 科隆五金展 | 上海五金展 | 健康展 | 美博会 | 中食展 | 北京门业展